在有机肥发酵过程中,需从原料处理、环境控制、操作规范和安全防护等维度全方面把控,以下是关键注意事项及操作要点:
一、原料预处理与配比
1.原料选择与禁忌
・可发酵原料:畜禽粪便(牛粪、鸡粪)、秸秆、厨余垃圾、菌渣等。
・禁用原料:含重金属(如电镀厂污泥)、抗生素残留(如病死畜禽)、高盐分(如腌菜废水)的物料,避免污染土壤或控制微生物活性。
・预处理要求:秸秆需粉碎至3-5厘米,粪便需通过晾晒或添加稻壳降低初始含水率。
2.碳氮比(C/N)调控
・目标范围:25:1至30:1。
・调节方法:高碳原料(如木屑)添加尿素或鸡粪(氮源),低碳原料(如豆渣)搭配稻壳或秸秆(碳源)。

二、发酵环境控制
1.温度管理
・高温期(50-65℃):维持5-7天以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,温度过高(>65℃)需翻堆散热,过低(<50℃)需补充菌剂或保温。
・降温期(<40℃):表明发酵接近完成,可减少翻堆频率。
2.水分调节
・初始含水率:50%-60%(手握成团,落地散开)。
・调节方法:水分过高添加锯末、稻壳,水分过低喷洒清水或菌液。
3.氧气供应
・翻堆频率:条垛式发酵每3-5天翻堆一次,槽式发酵通过强制通风供氧。
・厌氧危害:局部厌氧会导致恶臭(硫化氢、氨气)和甲烷排放,需及时翻堆或调整通风。
三、发酵过程操作规范
1.菌剂使用
・菌种选择:复合菌剂(如EM菌、枯草芽孢杆菌)效果优于单一菌种。
・添加量:每吨原料添加2-5公斤菌剂,与红糖水(1:10稀释)混合后均匀喷洒。
・活化方法:菌剂需在30-35℃水中活化2小时,激活微生物活性。
2.pH值调节
・初始pH:控制在6.5-7.5,酸性原料(如蘑菇渣)添加石灰(1%-2%),碱性原料(如草木灰)添加硫磺(0.5%-1%)。
・动态监测:发酵过程中pH值可能下降,可通过补充石灰或尿素调节。
3.翻堆技术
・翻堆目的:混合物料、释放热量、补充氧气。
・翻堆时机:温度超过65℃或降至50℃以下时进行。
・翻堆深度:每次翻堆需将表层物料翻入内部,确保均匀发酵。
四、发酵完成判断标准
1.物理指标
・颜色:深褐色至黑褐色,无原料原色残留。
・质地:松散无结块,手握成团轻触即散。
2.化学指标
・有机质含量:≥45%(NY/T 525-2021标准)。
・养分含量:总养分(N+P₂O₅+K₂O)≥5%,重金属含量低于国标限值。
3.生物指标
・种子发芽率:≥85%(发芽试验验证无毒害)。
・病原菌灭活:大肠杆菌群数<100个/g,蛔虫卵死亡率≥95%。
五、安全与环保要求
1.个人防护
・防护装备:佩戴防毒面具、橡胶手套、防护服,避免接触高温物料或吸入有害气体。
・操作规范:禁止在堆体附近吸烟或明火作业,防止氨气或甲烷爆炸。
2.环保措施
・废气处理:安装除臭塔或生物滤池,减少氨气、硫化氢排放。
・渗滤液处理:收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,回喷至堆体或经处理后达标排放。
3.应急预案
・高温异常:立即翻堆并喷洒冷水降温。
・厌氧发酵:补充菌剂并加强通风,避免堆体酸化。
有机肥发酵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?-想要了解更多设备配置、现场试机等详细信息,欢迎随时来厂实地考察。地址:河南-郑州-荥阳市乔楼镇三里庄工业园。厂家安排专车接送,专人陪同,让您尽享优厚待遇。网址:http://www.xsyjfsb.com/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