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技术支持

有机肥卧式发酵罐温度提升不上去的故障分析与解决

    针对有机肥卧式发酵罐温度提升不上去的问题,需从原料、设备、操作等多环节系统排查,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:

    一、原料优化与调整

       1.水分控制过干:若原料含水量<40%(手抓无湿润感),需补水至50%-60%(手握成团、轻碰即散)。过湿:若含水量>65%(指缝滴水),添加秸秆、谷壳等干物料调节,或翻堆晾晒。

       2.碳氮比(C/N)调节:目标C/N比20-30:1。若原料为树叶、秸秆(C/N过高),需添加动物粪便或尿素(每吨加5-10kg尿素)。

       3.原料新鲜度:避免使用堆放超过3个月的陈旧原料,其已部分发酵,产热能力下降。

    二、通风与供氧系统优化

       1.通风量调整:确保通风量≥0.1m³/min/m³物料,可通过升级风机功率或增加通风频率实现。

       2.翻堆与疏松度:每周翻堆2-3次,加入谷壳、秸秆提升孔隙率,氧气含量需≥18%。

       3.设备检查:检查管道、阀门是否漏气,修复密封条和法兰,减少热量散失。

    三、发酵罐操作管理

       1.初始温度控制:环境温度<15℃时,使用蒸汽注入或预热装置,提升罐内初始温度至25℃以上。

       2.分阶段温度管理:升温期(1-3天):强化通风,温度达45℃后进入高温期。:高温期(4-10天):维持55-70℃,减少翻堆频率(每3天1次),避免降温。:腐熟期(11-20天):逐步降低通风,温度降至40℃以下时出料。

卧式发酵罐

    四、微生物活性提升

       1.菌种选择:使用耐高温菌种(如嗜热菌),初始接种量≥10⁶ CFU/g。

       2.pH值调节:添加石灰或石膏调节pH至6.5-7.5,过酸(<5.5)或过碱(>8.5)会控制微生物。

    五、环境因素与设备维护

       1.环境温度低:冬季在发酵罐外围覆盖保温棉,或建立温室提升环境温度。

       2.设备故障排查:检查温度传感器、加热系统是否正常,定期校准温度探头。

    六、应急措施

       1.添加辅料:加入2%-5%的糖蜜或淀粉,提供易利用碳源,刺激微生物活动。

       2.翻堆补救:若温度持续低于40℃,立即翻堆并补水,24小时内可恢复升温。

    通过上述措施,发酵罐温度可稳定提升至55-70℃,缩短发酵周期至15-20天。建议优先检查通风系统和原料参数,快速见效;长期需优化菌种选择和设备保温性能。若问题仍未解决,可取样检测微生物活性,针对性调整方案。

有机肥卧式发酵罐温度提升不上去的故障分析与解决-想要了解更多设备配置、现场试机等详细信息,欢迎随时来厂实地考察。地址:河南-郑州-荥阳市乔楼镇三里庄工业园。厂家安排专车接送,专人陪同,让您尽享优厚待遇。网址:http://www.xsyjfsb.com/